万州同城网

搜索
万州商家入驻
 
 
查看: 1783|回复: 0

三峡石雕:精雕细琢中传承精美民间艺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10 14: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三峡石雕:精雕细琢中传承精美民间艺术

322846db-3129-48bb-8355-6d819a2af9f9.jpg


5f23adb4-b801-4128-a5aa-13260bf53e48.jpg


14615755-9270-4716-bb70-18b541a79833.jpg

  马万春的石雕作品


c6b7e5b6-ca16-4584-86f0-a8b8c9c7afc4.jpg

马万春正在雕刻作品

  万州物华天宝,历史悠久。而起源于万州的三峡石雕这一项传统工艺,更是有着浓厚的历史底蕴与传承故事。如今,万州的三峡石雕非物质传承人马本银与儿子马万春继承了三峡石雕技法,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及创造,使一块块石头变成艺术品,且形态逼真,神韵合一,形成特有的风格,让极具三峡文化特色的传统民间工艺,依旧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历 史】
  石雕技艺自古流传
  记者从万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了解到,几千年来,三峡石雕这一民间艺术,主要分布在万州、忠县、奉节、云阳、巫山等地,到唐朝时期,已辐射到整个三峡地区和湘鄂地区。民间传说,当年鲁班路过万州,看见一位老实巴交的年轻人正在一块青石上画画,他画的是一头牛。鲁班见他聪明,就向他传授石匠方面的技艺,把那块石头雕成了一头老牛。年轻人学得技艺,成为鲁班的得意第子。后来他也收了许多门徒,遂把石雕技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万州的三峡石雕在商周时,开始篆刻鸟文。到秦汉时期,己熟练掌握了石雕技艺。到三国时期,石雕技艺得到很大发展,如汉阙,各种类型装饰物等。到唐宋时期,开始出现雕刻十二生肖、石狮、墓室雕刻。明清时期,三峡石雕技术被老艺人运用自如。在万州太白岩上,文人骚客们留下的千古诗刻至今保存完好。
  到民国时期,万州大兴土木,改旧城、扩街道,建公园,石雕作品便大量出现。如:石门框有龙风、对联、石狮、门鼓等石雕作品。
  万州解放后,学习石雕技艺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承接老艺人的衣钵,在三峡石雕行业里钻研学习,雕刻出很多大型石雕作品,并且辐射到周边区县。就万州而言,有《九龙壁》《桥》《荷花园》《十二生肖》《龙柱》《照壁》等。梁平县双桂堂有:桥、梁山人景、摩崖造像,牌坊等。这些作品艺术性强,工艺精湛,手法独特,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特 色】
  取材广泛充满生命力
  据了解,三峡石雕以传统文化为主体进行构思设计,绘制图形,挑选石材,按图形比例,建立三维立体坐标进行雕刻,要求操作者专心致志,心无杂念,达到心、神、形合一,所雕刻的作品具有立体性,艺术性,观赏性等。
  据万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负责人介绍,三峡石雕工艺虽然取材十分广泛,但是每一件作品都充满着生命活力。并且,石雕技艺讲求灵感且技术性极强;要创作者拥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它对人的毅力、耐力及体力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此外,创作石雕的工具简单,主要有手锤和方钻、扁钻、尺子等。
  三峡石雕作品具有传统性、技术性、立体性、观赏性。让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如传统性,主要体现在阴雕、阳雕、镂空雕。阴雕即图案呈凹型,低于石面。阳雕图案呈凸型,高于石面。镂空雕主要体现在图案某部分须挖空,如飞龙胡须、龙嘴的珠子、飞鸟的翅膀、人物的手指等。又如立体性,主要体现在大型雕塑,如大型牌坊、石桥栏杆、龙柱、九龙壁等。立体感十分强烈,栩栩如生。
  “三峡石雕技法由一人创作构思,再由一人或多人进行雕刻,作品深得民众青睐和称赞,其精湛的技术让人在心中烙下了很深的印迹,在全国石雕行业独树一帜。”该负责人说道,三峡石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曾多次受到全国艺术大家的称赞和肯定。
  【传 承】
  子承父业让传统技艺薪火相传
  三峡石雕历史久远,石雕先辈名字虽无法考证,但技艺得以传承,从而使万州石雕得到延续和发展。
  据老艺人讲,万州石雕技艺迄今已经传承了125代人了。晚清时期,万州的马开山从小家里贫穷,无钱读书,十三岁开始学艺当石匠,因聪明伶俐,被当地有名的一位老艺人看中,并向他传授石雕绝技。马开山很快掌握了石雕技法。民国时期,李世平、陈先宏、张奇等先后继承了马开山石雕技法。解放后,马本银拜师于张奇门下学艺十年,进行石雕学习研究,继承师业手艺,并且勇于创新,还把自己的手艺传给了儿子马万春,让这一传统技艺得以延续。
  三峡石雕的代表性传承人马本银,如今已经年近七旬,现家住重庆市万州区钟鼓楼街道。1950年11月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由于家境贫寒,从15岁起开始跟人学石匠谋生活。偶然开始学习雕刻门墩和石狮,渐渐喜欢上了工艺石雕。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无法到任何艺术学校进行学习,也没有得到任何名师指点。只能凭自己的钻劲和灵性,不断探索实践,积累经验,后来又拜师于张奇门下学艺,渐渐从一个只会打房基石条的乡村石匠成长为能设计、善制图、精雕琢的民间石雕工艺师,尤其擅长各种传统大小型石雕及城市园林雕塑的设计及制作。
  他的作品石质突出,形象栩栩如生,造型大气,很受观众的喜爱,同时也受到了美术界权威人士的盛赞,中国著名雕塑家叶毓山教授称,马本银是他见到的少有的民间出色的石雕师。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马本银还为万州设计和制作了城市雕塑“拓荒牛”。
  为了让这一项传统工艺能更好的传承下去,马本银就让他的儿子马万春跟着他一起学习三峡石雕工艺。由于从小受父亲影响,马万春对三峡石雕也有着浓厚兴趣,10多年来,他不辞辛劳,努力学习石雕技法,刻苦钻研独门绝活,成为三峡石雕第126代传承人。如今,马万春可也创作出众多优秀石雕作品,并竭力将万州石雕这一濒危绝活向有志者传授,迄今己辐射至周边区县。
  【未 来】
  招收学徒 培养壮大石雕工艺人才
  “三峡石雕作品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体现了当地文化,风俗,宗教、信仰等,对当时的历史提供了相应的参考文献。并且,石雕作品反应了艺人在技术上、艺术上的雕刻水平,作品造型与美学紧紧相连,力求形象逼真,工艺难度大,艺术要求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这就造成了三峡石雕学习难度大,传承不容易的局面。”马万春告诉记者,相比普通的石雕来讲,三峡石雕更加注重工艺性,要求创作着有吃客耐劳的精神,并且还有一些相对应的美学知识。
  马万春坦言道,石雕行业所雕刻的作品多用于现代装饰,环境美化,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但是,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石雕行业基本都采用机械操作,追求速度与效率,不注重作品质量,从而失去艺术性、立体性、真实性、生动性。目前,在万州会手工石雕技艺的人很少,三峡石雕面临着濒危状况。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近年来,在万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支持下,马万春与父亲马本银开始对外免费招收学徒,把自己手中的绝活传授他人。如今,他们父子两人已经陆续传授学徒百余人,其中有不少外地学徒,他们正在把三峡石雕这一技艺从万州辐射到更远的地方,让精美的三峡民间工艺焕发光彩。
  记者 向韬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万州女子花15万元办美容会员卡 起纷争将美容会所告上法庭
下一篇:万州4月将举办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
万州生活网:https://www.023002.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