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同城网

搜索
 
 
查看: 5038|回复: 0

携手共逐小康梦 ——万州区脱贫攻坚纪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10 17: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携手共逐小康梦 ——万州区脱贫攻坚纪实
  精心谋划,精准扶贫,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聚焦目标,稳步推进,确保全区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2015年7月,在万州大地上,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打响。列出时间表,铺开作战图,立下军令状,确保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号角声起,应者云集。脱贫攻坚,序时推进。
  两年来,万州区坚决落实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两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集中精力、持续用力,紧扣贫困户“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和“建八有,解八难”强力推进。
  截至目前,全区168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销号,近10万人脱贫,在全市脱贫攻坚考核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顺利通过市级验收。
  万州,在脱贫攻坚中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为全区人民携手圆梦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声号角——高位谋划,全力推进
  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党中央交给我们的沉甸甸的时代责任!
  这是一场硬仗,使命如山,号角催阵。
  2015年7月8日,万州大会堂座无虚席,万州区扶贫攻坚大会在此召开,吹响全面向贫困宣战的冲锋号。按照中央要求和市委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立下“军令状”,倒排时间表,啃下“硬骨头”,坚决限时打赢扶贫攻坚战。
  “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树立必胜信心,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肩负起做好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任。”市委常委、时任区委书记王显刚字字铿锵,“要明确刚性责任,锁定目标任务,强化一把手负总责,把扶贫攻坚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锁定两年全面脱贫目标,各地各部门要倒排时间,加快进度,只能赶前、不能延后。”
  区委副书记、区长白文农要求各地各部门、有关单位,要以强烈的担当意识、立说立行的作风、敢啃“硬骨头”的勇气,集中精力、集中时间,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措施,确保扶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压力层层传导,责任级级压实。区委要求,脱贫攻坚要实行“三包”责任制,即区领导包干到镇乡街道、镇乡街道和区级部门(工作队)包干到村、干部包干到户。要将扶贫攻坚工作纳入镇乡街道、区级部门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内容,实行“一票否决”,通过“硬”指标形成“硬”约束。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区委、区政府高瞻远瞩,统揽全局,要求算好两本“明白账”。第一本是贫困户的“账”,要深入开展入户调查,进一步摸清家底,逐户调研核实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贫困状况,科学分析贫困类型、贫困程度和致贫原因,分户精准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方案。第二本是贫困村的“账”,按照“建八有、解八难”要求,一个村一个村地分析,明确与脱贫标准的差距和工作方向,整村脱贫项目要做到工作队和村支两委意见、镇乡党委政府意见、包干区领导意见、行业主管部门和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四统一”,建立工作台账,一项一项落实。
  从2015年的“攻坚战”,转入2016年的“歼灭战”,再到2107年的“持久战”,万州区对照脱贫验收的每一项标准,提出“四个逐一过”,即对乡镇街道逐一过、对贫困村逐一过、对贫困户逐一过、对每一个项目逐一过。要求把公开公示做细做实,让扶贫对象充分知情,有认同感、获得感。扭住关键不放,抓产业强根本,不断增强“造血”功能;抓基层夯基础,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抓就业助增收,动态消除有条件的“零就业”贫困家庭。
  区委、区政府聚焦目标,高位推动,精心谋划,压实责任,强化督导。两年来,我区对照脱贫攻坚各项指标和群众需求,通过调研、座谈等形式,群策群力出台了“1+2+N”政策保障体系,即《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攻坚战的意见》和《万州区贫困村脱贫攻坚方案》、《万州区贫困户脱贫攻坚方案》以及住房、医疗、教育、低保、就业帮扶、扶贫培训、扶贫对象退出机制等多个配套文件。制定到户精准脱贫方案,落实产业发展、低保兜底、困难救济、危房改造等14类帮扶措施15.6万条,把扶贫资金和项目精准地引导到特定人口、具体家庭,即便是鸡犬相闻的左右邻居,也有不同的扶持政策。
  一个大局——齐心协力,合力攻坚
  脱贫攻坚,全区一盘棋;全面小康,决胜在合力。
  打赢这场硬仗,需要凝聚强大力量。区委、区政府最大化调动全区各方力量,区级所有副处级以上部门、所有国企单位,中央和重庆驻万机关企事业单位、在万高校、驻万部队以及民主党派、基层商会等全部参与脱贫攻坚。全区由36名区级领导挂帅,208个单位组建了42个帮扶集团,定点帮扶有脱贫任务的49个镇乡街道。组建了463个驻村工作队,确定15769名帮扶责任人,联系帮扶贫困群众,确保了帮困不漏户、户户见干部。从区级部门中挑选168名副处级领导干部,分别派驻到168个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集中精力指导和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打赢这场硬仗,需要铁的纪律保障。我区实行区领导包镇乡街道、驻村工作队包村、帮扶干部包户的“三包”责任机制,区领导负总体责任,镇乡街道负主体责任,区级帮扶集团负连带责任,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负具体责任;各镇乡街道和208个帮扶单位与区委、区政府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所有帮扶责任人分别与本单位签订了贫困户帮扶责任书,立下了军令状;制定《万州区扶贫攻坚问责暂行办法》,对工作不在状态、履职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
  万州区致力于构建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的大扶贫格局,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区攻坚办作为这场战役的指挥协调部门,统筹全局,指挥若定,忙而不乱,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市委常委、时任区委书记王显刚多次称赞攻坚办人员为“一帮得力干将”。
  纲举才能目张。战役之初,为统筹协调、精准施策,区攻坚办制作了《万州区扶贫攻坚手册》,指导帮扶集团、驻村工作队、镇乡街道有力有序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攻坚办人员通过走访调研、座谈讨论、总结归纳,最终形成了一本指导性、针对性很强的手册,内有扶贫攻坚目标、各镇乡街道贫困人口及贫困村脱贫任务表、区级帮扶集团任务表、到村到户操作路线图、整村脱贫标准、贫困户脱贫标准、相关政策等内容,目标明确,任务清楚,成了全区脱贫攻坚的纲领和行动指南。同时,自主制定和与部门协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障措施。
  区攻坚办还先后组织专题培训10余次,对镇乡街道分管领导、扶贫专干、贫困村第一书记等进行培训,培训完后还要进行专题测试和现场考核,促进扶贫干部全面准确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升帮扶能力,发挥帮扶作用。
  区工商联在第一时间发出“扶贫济困”的倡议,动员全区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参与扶贫募捐。一时间,数十家民营企业慷慨解囊,捐助用于全区贫困村和贫困户的扶贫资金共计1231.8万元。截至目前,区工商联已有53家民营企业投入3000余万元,帮扶贫困户发展鸡、羊、猪、稻鱼养殖业,青脆李等加工业28个,涉及贫困镇16个、贫困乡4个、贫困村45个,带动贫困户约1952人。
  区卫生计生委按照健康扶贫有关要求,亮出一系列实招。按照每千服务人口不低于1名的比例配备村卫生室医务人员,168个贫困村配备了458名乡村医生,满足所有贫困村的困难群众第一线的就医需求。实施“两减三免”优惠政策,目前全区医疗机构门诊共救助贫困人口6687人次,住院救助6013人次,减免金额达218万余元;实行疾病应急救助380人,救助金额达121万余元。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脱贫攻坚中,万州区各级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目前,全区2371个脱贫攻坚项目已全部完成,全面实现了贫困村“建八有、解八难”的脱贫目标。两年来,硬化村组公路1167公里,新建泥结石公路195公里,硬化人行便道1038公里,村通畅率和组通达率均达100%,贫困群众出行方便快捷;整治山坪塘1770口,整治堰渠64公里,极大地增强了农业产业抗灾能力;新建供水站840座,新建水池1450口,铺设管网2419公里,贫困群众安全饮水全面解决;农网改造3659公里,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实施D级危房改造10012户,确保了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全区累计发展种植业17万亩,发展中药材1.5万亩,发展家禽家畜14.6万头,实现贫困村都有主导产业,可持续辐射带动贫困农民增收。
  一股暖流——帮扶干部,情漫山乡
  让无力者有力,让贫困者前行。
  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退路的硬仗,帮扶干部就是攻坚克难的突击队、排头兵,他们带着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使命感,投身基层,脚踏实地,真帮实干,视贫困群众为亲人,把他乡当成故乡,不留死角、找准路子,一村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脱贫措施。
  在万州广袤的山村,到处可见帮扶干部的身影。
  沈东亮,国务院三峡办一名干部,2015年8月选派到万州区挂职大周镇镇长助理、铺垭村第一书记。到村里的当天,他和同事清理出一个杂物间作为卧室,并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根据入户调查了解的情况,沈东亮和村支两委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在国务院三峡办和重庆市、万州区移民局支持下,铺垭村还申请到了投资1150万元的2016年精准帮扶项目,修建了生产便道、排洪沟、引水渠、饮水管等基础设施,一步一步解决了饮水难、出行难、用电难等问题。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要把发展的目光看得更长远,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旅游立村、产业强村、文化亮村”的发展思路。现在,已有多家企业到村里洽谈投资情况。
  “从今天起,我就是万丰村的一员了,我会与大家一起把贫困帽子摘掉,我也将诚恳接受大家的意见、建议。”被派驻到太龙镇万丰村任“第一书记”的区公安局警令部政委黎明,在走马上任的第一次见面会上这样说到。他是村民眼中的“实干书记”。他竭尽全力开展帮扶工作,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措施,协助贫困村建立党务、村务微信和QQ群宣传交流平台。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完成道路硬化14公里,打造抗旱池35口,建成耕作、人行便道13公里,完成农网改造,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3%,52家贫困户脱贫,顺利通过市、区两级脱贫验收。
  “最开始在村里走访,有时会被恶狗追着跑;现在,村里的狗见了我们都不叫了。”太安镇钟刘村第一书记王普说, 2015年成为了钟刘村的“第一书记”后,两年多的时光,多数时间工作、学习在钟刘村,从不认识任何人,到多数人都认识,甚至熟悉了解,结识了许多淳朴的老乡,亲身感受了村里的变化,并在情感上把钟刘村当成了第二故乡。帮助贫困户建新房、筹集资金为村里归还修建便民服务中心的欠款等,涉及交通建设、饮水安全、产业发展等项目近十个,他都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做好监督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
  区扶贫办主任马良,因为长期伏案工作,视力退化严重,原来的眼镜已经看不清了,只得换了一副。借调到区攻坚办工作的区林业局副局长、区攻坚办成员付英凡,原本体质很好,但因长期劳累,头发渐白渐少,记者采访当天,他还在办公室吃感冒药。
  推进脱贫攻坚,发展产业是关键。广大驻村干部在贫困村产业发展上找出路,立足各村自身资源禀赋,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推进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乡村旅游业等。
  甘宁镇永胜村,玫瑰香橙是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也是脱贫攻坚发展的重点产业,贫困村烟坡村发展的1000亩玫瑰香橙,今年已产生效益。在脱贫攻坚中,万州大力进行玫瑰香橙的品牌创建和全国性销售网络建设,实现了玫瑰香橙产业的增产增收,成为了产业扶贫的示范产业和支柱产业。
  白羊镇大石村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小山村,坡陡、沟窄、地贫、缺水,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这里也是万州区典型的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薄弱,脱贫任务十分繁重。2015年,白羊镇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帮扶干部为大石村及白燕村定下了年底脱贫的目标,并展开了产业扶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33个项目的综合“攻坚”。如今的大石村,平整的水泥路延伸到家,村民的新居点缀山间……生产生活的新面貌,凸显出脱贫致富的新景象。
  同呼吸,心相印;同甘苦,共命运。
  广大驻村干部与贫困群众一块苦、一块干,努力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求实效,带领群众决战贫困、同步小康。
  一种精神——勤劳肯干,自力更生
  脱贫先扶贫,扶贫先扶志。
  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体,更是脱贫攻坚的难点。不拔掉精神上的“穷根”,就拔不掉经济上的“穷根”。
  最终实现同步小康,就要激发贫困群众“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内在动力。各级帮扶干部用真情温暖了贫困户的心,更激发起他们脱贫的信心与决心,许多贫困户摒弃“等靠要”思想,在帮扶干部帮助下,自力更生实现脱贫。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这一点,长岭镇安溪村1组脱贫户陈四明深有体会。2015年9月,帮扶干部动员陈四明流转土地种蔬菜,并表示给予帮助,他答应下来。随后,镇里从扶贫资金中拿出2万元用作蔬菜大棚启动资金,还给陈四明提供了一台农耕机。夫妻俩和儿子儿媳起早贪黑,在大棚里种上了番茄、辣椒、茄子等蔬菜。在他们的精心管护下,蔬菜长势良好,喜获丰收,才一个多月时间就卖了2000多元钱。2016年初,尝到甜头的陈四明把周边村民的30亩土地流转过来,全部种上了蔬菜,开起了家庭农场。去年,陈四明家的两个大棚收入2万元,30亩蔬菜收入6万元,再加上养猪的2万元,一年下来共收入了10万元。一家人不仅成功脱贫,还走上了致富的道路。陈四明并未就此停步,下一步准备再流转50亩土地栽果树,发展乡村旅游……
  “只要勤耙苦做,没有摘不掉的贫困帽!”高梁镇三义村2组脱贫户张德华说。张德华家原来的房屋年久失修,十分破旧,属于D级危房,自己没有能力改建,生产积极性也不高。2016年,他家的房屋改造完成,他也搬离了老屋,住进了新家。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善,他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去年,他种下4斤玉米种、两亩高粱,还养了一头大肥猪,收入比哪一年都高。三义村是市级贫困村,尽管脱贫攻坚任务繁重,但通过帮扶集团单位和镇村两级的不懈努力,以及贫困户自主脱贫,发生了可喜变化,实现了整村脱贫。
  龙驹镇宏福村5组村民成朝和,上有老母亲,下有两个儿子,在4年前患了严重的胃病,最开始医院又误诊,前后花了10多万元,加上孩子又在读高中,成了村里的建卡贫困户。脱贫攻坚中,帮扶单位和镇、村帮扶干部通过入户调查,动员他养鸡,并筹资帮助建鸡舍、购鸡苗,于2016年7月办起了养鸡场,首批600只肉鸡苗。冬天,鸡苗怕冷,夜里得起床给鸡苗烧火炉增温。3个月后,首批鸡就出栏,销售收入5万多元,纯利润两万元,他们家2016年顺利脱贫。上个月,他的第二批4000只肉鸡陆续出栏了,已卖出1000多只,纯收入达40000元。
  白羊镇白燕村500亩标准化柠檬园内,三三两两的农民正在劳作,白燕村6组的贫困户王淑兰和熊德兰也在其中。自2015年村里引进老板发展柠檬种植以来,她们一直在园里“上班”,平均每月收入1000多元。现在,摘掉了贫困帽子的王淑兰和熊德兰,也准备加入村里的柠檬合作社,在自家地里种柠檬,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在这个柠檬园里打工的还有80多人,来自23户贫困家庭,都靠自己的劳动实现脱贫越线。
  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相同的三个字,却是脱胎换骨的精气神。
  如今,放眼贫困山区,路通了、水活了、电稳了,产业成了规模,山乡面貌一新。但脱贫攻坚不只是一时一地的“摘帽”,不只是帮扶引导贫困户摆脱眼下的困难,更不是只盯着数字,而应当是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让所有贫困户都能走上稳定致富之路。下一步该怎样干,万州思路清晰。
  “全区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全面查漏补缺、补齐短板,确保万州区脱贫攻坚工作高质量一次性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同时,要统筹抓好全力攻坚、巩固成果和持续提升工作,着力构建脱贫攻坚长效机制,确保脱贫攻坚成效真正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6月11日,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杜和平到万州上任伊始,就听取了全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汇报,对下步工作作出了部署。
  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
  脱贫攻坚永远在路上,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同步过上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万州上下齐力、和衷共济,正在撸起袖子加油干!
  记者 夏荣伟 通讯员 郑坤拾 龚志鹏





上一篇:郑万铁路云阳段快速推进 预计2022年全线通车
下一篇:万州大力推进交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提升交通服务能力 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相关帖子

万州生活网:https://www.023002.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